2023年2月21日 星期二

新生入學Q&A

 1:學校如何編班,安排老師?

1一年級新生編班方式如下:依鎮公所送達學校名冊,於7月送至教育處,公開電腦編班,再將編好之班級、學生、老師名冊,張貼於學校公布欄。


2一年級的上課時間是如何?

2低年級星期二為全天課,其餘四天為半天課。上學時間為07:20-07:40,每日7:10-07:40有導護老師值勤維護學生安全放學時間:半天課孩子在校用餐後於12:40放學;全天課於16:00放學。


3一年級上半天課時,下午要如何安排?

3學校內有課後照顧,每週一、三、四、五實施,16:00放學,依家長需要自行決定是否參加。(星期一到星期五,另加開混合班,下課時間為530)


4一年級教科書的版本何時可以知道?

4教科書版本在每學年下學期期末評選,並於學校佈告欄及網路公告。


5一年級的學習課程,有哪些科目,主科為哪幾科?

5:一年級的學習課程目前分為語文領域(包含國語、本土語文)、數學領域、生活領域、健體領域、彈性課程(校定特色、閱讀)


6孩子一年級編班後,何時會再重新編班?

6三年級、五年級會重新編班。


7學校的制服是如何,需要天天穿嗎?

7:一年級目前穿著為二天體育服,二天便服,一天制服。季節轉換時,可視學生身體狀況增減衣物。(備註:各班體育課當日穿著運動服,其餘穿著會因課表不同做更適當安排。)


8學校有在賣制服、帽子或運動服嗎?如果沒有,該去哪裡買?

8:學校制服、運動服及帽子目前已由「蘇協興百貨行」代售。(蘇協興百貨行位於斗苑路奠安宮斜對面。)

9開學前需要幫忙準備哪些物品?

9手帕 □衛生紙1 □口罩1盒 □水壺 □牙膏、牙刷、漱口杯 □抹布1(輕薄易擰,長度盡量30公分內□一套可更換衣物(放學校置物櫃□帶擦汗毛巾一條(常換洗)  □午睡枕 B5大小的墊板 15公分的尺1把 □彩色筆1盒 □橡皮擦 □至少三枝削好的鉛筆(寶貝年紀小,自動鉛筆不適用,請用普通鉛筆或免削鉛筆) 


10我需要先教孩子注音符號或是寫字嗎?

10開學有十週注音符號教學,家長依課程進度督導即可。


11:開學後會有哪些考試?內容有哪些?

11一年級上學期只舉行第三次月考,測驗國語、數學、生活三領域。


12請問學校的聯絡電話、教室分機號碼?

12:請參照學校網頁,或撥888203988864399由總機為您服務。為顧及孩子受教權,請盡量於下課時間再與老師聯繫。


13生病或有事情不能來上學的時候,該如何請假?

13:請家長事先電話通知級老師,以讓老師安心,三天以上請填寫請假單(學務處)


14可以帶早餐或點心、零食、去學校吃嗎?

14:為培養親子感情與提高學習效率,請在家用餐後再上學,建議以水果及開水代替零食、點心。


15家長可由何處多瞭解學校?

15家長座談會、各項學校活動、親職活動、學校網頁、班級導師、各行政單位皆可瞭解學校的各項運作。


16每天都要到教室來接送小孩嗎?

16:建議至指定的地點接送,以培養孩子獨立的能力。


17發現自己的小孩書包裡有別人(給、送、交換)的文具,該怎麼做?

17:建議學生在自己的文具上貼名條,如有疑慮請與老師聯繫。


18小孩常常沒帶作業回家,要怎麼辦?

18:家長可另外安排作業,讓孩子養成對自我行為負責的好習慣。


19應該要讓孩子幾點上床睡覺比較好?

19:專家建議九點以前讓孩子上床睡覺,可以提高學習成效。

教育部學習資源分享:「我和我的孩子」手冊

 「我和我的孩子」是教育部委託國立空中大學健康家庭研究中心為國小家長製作的親職教育學習教材(含低、中、高年級手冊)

本教材的設計理念是從可能困擾家長的親職問題面著手(例如:如何教導孩子保護自己?如何引導孩子主動幫忙做家務?我的孩子沉迷於電腦怎麼辦?)

透過家長對個人、子女及親子互動的檢視,了解自我親職教育的需求,也能夠藉由該教材簡單的說明,家長能快速正確的學習親職知能與技巧。

我和我的孩子:一本給家長的手冊(低年級).pdf

我和我的孩子:一本給家長的手冊(中年級).pdf

我和我的孩子:一本給家長的手冊(高年級).pdf

全國家庭教育諮詢專線簡介

 


412-8185」(手機請加02):為全國各縣市家庭教育中心諮詢專線統一號碼。 教育部於102年創建整合全國家庭教育諮詢專線,由全國家庭教育中心受過輔導訓練之志工老師,義務為民眾服務,藉由支持與陪伴,與大家共同渡過生命低潮。

民眾若有家庭問題、婚姻溝通、性別交往、自我調適、親子關係、人際關係或溝通等問題,皆可撥打4128185諮詢(手機加02)。 諮詢專線服務時間為:週一至週六上午9點至12點,下午2點至5點,週一至週五晚間6點至9點。基於輔導倫理,本專線老師謹守保密原則,以保障求助民眾之權益。

113新生訓練活動通知(1130824)

 孩子要上小學了,想知道如何讓孩子主動讀書嗎?想知道如何培養孩子未來的競爭力嗎?那您一定不能錯過這次的「新生訓練」。 課程包含「肢體動覺與專注力訓練」、「肌肉張力與生活管理訓練」及「安全教育與生活自理訓練」,邀請您一同來為孩子搭起一座穩固的「銜接之橋」,進而有效的學習,快樂的成長...